拇指掌指关节尺侧侧副韧带损伤

拇指掌指关节尺侧侧副韧带损伤

概述:手部最常见的韧带损伤是拇指掌指关节尺侧侧副韧带损伤,常造成拇指对指力和精细指捏能力丧失。1961年Weller就确认这是滑雪运动中特别常见的一种损伤,Cantero、Reill和Karutz的资料分别有53%和57%系滑雪所致,因此,这种损伤又称为滑雪拇指。
    拇指掌指关节是单一的铰链式关节,平均屈伸活动为10°~60°。关节旋转轴为偏心性,关节囊两侧各有2个强有力的侧副韧带加强,即固有侧副韧带和副侧副韧带,维持关节的被动稳定性。
    固有侧副韧带从第1掌骨小头的背外侧向远掌侧行走,止于近节指骨基部的外侧结节,宽4~8mm长12~14mm,相当厚,能承受30~40kg的外力。副侧副韧带从第1掌骨髁上固有侧副韧带的掌侧起,部分越过掌侧籽骨,至掌侧纤维软骨,于关节伸直位时紧张(图1)。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无相关资料。

病因

病因:多由于拇指用力外展,旋转和过伸而引起。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拇指掌指关节尺侧侧副韧带损伤可由拇指于用力外展、旋转和过伸所致。在滑雪损伤时,多由不正确的握雪杆滑行所致;打球时,尤其是在接球时,可能为球的直接创伤所致;使用手杖也可致慢性损伤。在手着地跌倒时,处于外展位的拇指使尺侧侧副韧带过度负重,而滑雪杆柄在拇指和食指之间更加重了这种负重(图2)。韧带损伤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作用力的方向、作用力作用瞬间拇指所处的位置和关节所受的压力。
    外力所致侧副韧带断裂一般有3种类型(图3):
    1.远侧止点附近断裂。
    2.远侧小骨片撕脱。
    3.韧带中间断裂。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有典型的外伤史,拇指掌指关节的损伤侧疼痛、肿胀,大多伴有局部皮下青紫,运动明显受限。局部明显压痛,特别是掌指关节侧方运动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通常情况下,拇指掌指关节向外翻约25°,即是侧副韧带断裂的可靠征象。如果关节能在伸直位侧翻,表明掌板和侧副韧带均已断裂;如轻度屈曲的关节外翻约20°,表明仅有侧副韧带损伤。陈旧性韧带损伤者,在瘢痕区行走的皮神经常引起放射性疼痛。
    拍摄拇指掌指关节正、侧位X线片,伴有骨性韧带撕脱时,可以确定骨片的大小和部位,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并发症

并发症:无相关资料。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拇指掌指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发现带有撕脱的骨折片。

诊断

诊断:典型的外伤史,拇指掌指关节损伤侧疼痛、肿胀、皮下青紫,功能障碍。局部压痛,运动可引起剧疼,X线检查,可见有撕脱的骨折片。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治疗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单纯挫伤、扭伤、部分韧带断裂而无拇指掌指关节过度外翻和不稳定时,可用石膏托将整个拇指直至指间关节固定3周即可。
    2.手术治疗  新鲜侧副韧带损伤应在损伤后行一期修复,根据损伤的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图4)。
    韧带断裂可在伤后立即或4~7天局部肿胀消退后,进行直接缝合。延迟的一期缝合,可在伤后2周内进行。手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止血带下进行,做跨越拇指掌指关节的尺侧背部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保护行走于切口内的桡神经分支。纵形切开拇收肌腱,于其深面显露断裂的侧副韧带,一般多见于韧带的中部和远端。将其直接缝合或用钢丝抽出缝合法将撕脱的侧副韧带固定于近节指骨基部的骨粗糙面处(图5),缝合拇收肌腱及皮肤。
    陈旧性侧副损伤无法直接修复者,可行自体肌腱移植,于拇指掌指关节内侧行“8”字形韧带成形术或用一筋膜片移植修复(图6)。
    关节进行性疼痛性畸形关节炎伴不稳定性活动时,可行关节固定术,将掌指关节固定于屈曲20°位。   
    术中可用一枚克氏针将掌指关节行临时固定,以利修复的韧带愈合。或术后用前臂石膏托将拇指于内收位固定4~5周,小骨片撕脱而用抽出缝合法、克氏针或微型螺钉行骨固定者,术后固定6周。于拆除石膏托时,拔除钢丝,开始进行拇指功能锻炼。

预后

预后: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

预防:无相关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