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有典型的外伤史,拇指掌指关节的损伤侧疼痛、肿胀,大多伴有局部皮下青紫,运动明显受限。局部明显压痛,特别是掌指关节侧方运动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通常情况下,拇指掌指关节向外翻约25°,即是侧副韧带断裂的可靠征象。如果关节能在伸直位侧翻,表明掌板和侧副韧带均已断裂;如轻度屈曲的关节外翻约20°,表明仅有侧副韧带损伤。陈旧性韧带损伤者,在瘢痕区行走的皮神经常引起放射性疼痛。
拍摄拇指掌指关节正、侧位X线片,伴有骨性韧带撕脱时,可以确定骨片的大小和部位,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治疗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单纯挫伤、扭伤、部分韧带断裂而无拇指掌指关节过度外翻和不稳定时,可用石膏托将整个拇指直至指间关节固定3周即可。
2.手术治疗 新鲜侧副韧带损伤应在损伤后行一期修复,根据损伤的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图4)。
韧带断裂可在伤后立即或4~7天局部肿胀消退后,进行直接缝合。延迟的一期缝合,可在伤后2周内进行。手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止血带下进行,做跨越拇指掌指关节的尺侧背部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保护行走于切口内的桡神经分支。纵形切开拇收肌腱,于其深面显露断裂的侧副韧带,一般多见于韧带的中部和远端。将其直接缝合或用钢丝抽出缝合法将撕脱的侧副韧带固定于近节指骨基部的骨粗糙面处(图5),缝合拇收肌腱及皮肤。
陈旧性侧副损伤无法直接修复者,可行自体肌腱移植,于拇指掌指关节内侧行“8”字形韧带成形术或用一筋膜片移植修复(图6)。
关节进行性疼痛性畸形关节炎伴不稳定性活动时,可行关节固定术,将掌指关节固定于屈曲20°位。
术中可用一枚克氏针将掌指关节行临时固定,以利修复的韧带愈合。或术后用前臂石膏托将拇指于内收位固定4~5周,小骨片撕脱而用抽出缝合法、克氏针或微型螺钉行骨固定者,术后固定6周。于拆除石膏托时,拔除钢丝,开始进行拇指功能锻炼。